医生集团又称为“医生执业团体”或者“医生执业组织”,有多个医生团队组成的联盟或者组织机构,英文名为“MedicalGroup”。“医生集团”可能属于医院,也可能是独立的“医生组织”,一般是独立法人机构,以股份制形式运作。
医生集团的本质是医生执业方式之一——团体执业(medicalgrouppractice),这是相对于独立执业(independentpractitioner)来说的。在团体执业下,两三个医生结合起来就可以团体执业,团体执业的特点是他们共享彼此的收入,共同承担损失,共享设施设备,这是一个同进共退的执业团队。
目前中国医生集团主要呈现两大形态: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据了解,在国家鼓励医生兼职创业的政策引导下,目前医生集团以体制内形式为主,医生在不脱离体制的情况下合伙成立医生集团多点执业或创办实体医疗机构等。
我国医生集团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医学教育、人力资源服务、互联网资源、医疗信息化等产业;医生集团下游主要针对各类型医疗机构,患者是产业终端受益者。
医生集团产业链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2014年7月张强医生首先在我国使用“医生集团”这一名词,并成立张强医生集团。此后这一概念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医生集团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医生集团已经由一家发展到二千多家。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医生集团还在正常经营的医生集团大约在20%左右,而年营业收入超过千万级别的,大约占其中的10-20%,年收入过亿的医生集团很少。2020年我国医生集团数量多家,收入规模约103.71亿元,同比2019年的72.5亿元增长了43.05%。2021年我国医生集团收入规模大约为158.3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医生集团收入规模将达到234.1亿元。
2015-2022年中国医生集团收入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2020年我国医生集团行业产值从2015年的3.6亿元增长到了104.9亿元,2021年我国医生集团行业产值约158.3亿元左右,预计2022年有望达到248.2亿元。
2015-2022年中国医生集团行业产值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随着医生集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那些普遍尚处在粗放管理阶段的医生集团更加应该注重对职工人性化的投入。医生集团在尽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同时,更加关心职工的身心健康,加大福利经费的投入。
在互联网时代,医生集团必须对传统营销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和营销观念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围绕核心业务开展流程重组,重新设计和优化医生集团业务流程。事实也告诉我们,一个没有顶层设计的医生集团肯定走不远,他们会因为对战略规划的误读和急功近利的思维模式付出代价。因此,医生集团要做好营销对于组织目标的长远价值,为营销策略提供消费者洞察,建立体验效果的量化标准,在倡导人文气息和人文精神的同时寻求特色发展。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2-2028年中国医生集团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net/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