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段有着许多坎坷的长路,其上的磨难会绊住前进的脚步,亦能激起更为昂扬的斗志。大雪覆压,成就了青松的挺拔;千锤百炼,锻出了宝剑的锋芒,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2018级本科生朱玲,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都积极地向阳生长。大学四年间,她斩获各类荣誉无数,获得各项奖学金总计30000余元。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她也将自己的光芒洒向了更多的人。今天,不妨随着小编走进大工校园,一起聆听这段励志的青春故事。

朱玲,中共预备党员,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担任班级团支书、学院团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连续三年获评校“优秀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员”等10项荣誉称号,获得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玉兰奖学金在内的14项奖学金,总金额3万余元。参与“iGEM”“挑战杯”“互联网+”等科研竞赛,获国际、省级金奖等奖项。现已凭借综合排名第五的成绩成功保送复旦大学。
挣脱逆境,做精彩人生的描绘者
出生于湖南省的一个偏远贫困乡村,朱玲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留守儿童。她种过庄稼,也割过水稻,艰苦的生活磨砺了她顽强不屈的意志,也在她的心里种下了“知识改变命运,努力会有回报”的信念。幸运的是,在来自政府以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朱玲度过了最为艰难的高中岁月,最终,她通过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走进了大连理工大学。

虽然成功考入大学,但朱玲的生活却并未因此变得一帆风顺。初入大工时,她在模拟考试成绩、实验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来自家庭的变故也让她饱尝失落,一连串的打击让朱玲的生活蒙上了一层灰暗。不过作为家里的希望,朱玲没有轻易服输,她也不想让那些帮助过她的人失望。她打起精神,主动寻求改变。从那时起,朱玲就一直把“今日事,今日毕”放在心头。通过不懈的努力,她顺利实现了成绩的反超,在大一时就名列前茅,并获得了多项奖学金。据统计,大学期间朱玲获得各类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兼职收入等共计68500元,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基本实现了经济独立。
科研报国,做健康中国贡献者
在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朱玲也不忘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身为一名“科研小白”,她不畏艰难,从零开始,积极参与课程实验、大创项目等。不仅如此,她还主动参加iGEM、互联网+、挑战杯等科创竞赛,获得多项省级一等奖。如今的朱玲,早已从一名“科研小白”成长为“小讲师”,还曾作为2020 DUT-China队HP负责人、湿实验成员,与团队一同斩获国际金奖。

在这个过程中,朱玲的心态也渐渐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提高实验技能,转变为要以自己的科研知识为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作为一名生物人,她积极参与生命创新实验班、“合成生物学”进校园等活动。在国际基因工程大赛参赛期间,她与团队共同提出噬菌体重启项目,致力于解决世界范围内耐药菌问题。初尝科研成果的她坚定了走上生物医学的科研道路的目标,如今她聚焦再生医学,致力于用所学助力健康中国。
发光发热,做正能量的传播者
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受助者,朱玲始终怀抱感恩之心。感念于党和国家帮助,她在入学第一天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她主动担任学院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并连续四年担任团支书,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小就受到社会各方帮助的朱玲,也努力化身“火炬”,将自身的光和热洒向那些有需要的人。大学期间,她积极参与志愿、实践活动,在志愿中奉献青春。她跨越三省四市,连续两年参与支教,均获国家级奖项;她担任队长、副队长,参与社会实践10余次,累计获奖10次;她为山区孩子捐赠书籍、冬衣;她连年参与学院迎新工作,作为志愿者为新生服务;她参与社区挂职工作,为基层服务……在尽己所能回报社会的过程中,朱玲也拥抱了更全面的成长。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人最大的依仗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历经磨难而初心不改,朱玲始终坚持在学习和实践中打磨自己,并最终将自己铸成了一把斩破险阻的“神兵”。相信在之后,她也能用进取的姿态来面对苦难,用实际的行动来坚持梦想,不负青春,不负未来。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办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官微、DUT学生资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net/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