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_投资机会,碳中和赚钱机会?

上一篇我们简单介绍了碳中和行业就业的三大方向。

这并不意味参与碳中和事业就只有转行创业这条路可以走。

毕竟“双碳”事业是被写进了十四五规划当中的,在未来碳中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传统行业的从业者如何搭上碳中和这趟顺风车。

2020年中国行业排放二氧化碳

碳中和_投资机会,碳中和赚钱机会?

首先我们仔细观察下上面这张表格,在2020年我国总计排放二氧化碳103.76亿吨,从各大行业来看呢,碳排放量前三的行业分别是燃煤电厂、钢铁和水泥,这三个行业的占比超过了全国总量的60%。

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多的行业包括与之对应的新行业就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如果你目前的岗位在这其中,那么请你注意,你可能即将迎来新的职业生涯。

我们在过去几年常常说“互联网+”。简单理解,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与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新,从而提高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在这个大时代背景实体经济不得不做出转型,所以电商、直播带货、外卖、旅游平台等诸多新型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如果是以碳为基础与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新呢?即出现“碳+”的经济形势。

用上表举个例子,我们能看到燃煤电厂的排放量高达35.39亿吨,占比超过总量的1/3,达到34.11%。所以为了响应国家的减排政策,该行业必须就当下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过去通过烧煤发电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那么有没有只产生少量或者不产生二氧化碳的发电方式呢?比如用太阳能?风能?水利?所以近几年光伏、风电、核电大力发展,过去10年风电和光电的成本下降了82%和40%,并且还在进一步下降,部分地区的光电风电成本已经低于煤电了。形势大好连着股价也涨了不少。对于这些探索和技术突破,国家是乐于看见和扶持的。

再比如上表排名第三的水泥,我国近些年来赋有“基建狂魔”的称号,蜿蜒曲折的铁路道桥,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而水泥作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之一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可见一斑。我们没有没有办法创造出一种“低碳水泥”呢?工程中的其他材料有没有其他更低碳环保的建材可替代呢?对于装配式建筑我们还有那些技术可以再去精进?我们在讨论容积率舒适度的时候我们的绿化率还可以再优化吗?

当你采用“碳+”的思维去看待你所处的行业和岗位,你会发现处处是机遇。

上面说的技术突破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过程是非常曲折的,需要研究型人才和良好的研究环境,没人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功、效果如何且这所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除了享受创新的技术成果,在成功之前我们一定也需要做些什么去进行减排。

所以中国开始建设碳市场,制定排放量指标给每个企业分配相应额度即碳配额。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放到市场上进行交易。各个企业分配的额度不同,碳排放额度富余的企业B可以卖给碳排放超额的企业A获得利润,而超额的企业也因购买了足够的碳排放额度未发生超额。即形成双赢的局面,国家也通过制定了此类标准,分配碳排放额度达到了减排的目的。

目前进入碳交易市场的只有发电行业。不过钢铁、石化、建材等其他七大高耗能行业未来也会慢慢纳入市场。在未来各个企业都会需要专门的人才进行碳排放管理工作。

目前市场上关于碳排放管理师的培训也办的如火如荼,各种中介机构层出不穷。但目前国家还未发布相关资格证。市场上的都是培训证。大部分都是线上网课形式进行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

碳中和_投资机会,碳中和赚钱机会?

1、由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颁发证书,师资力量雄厚。(线上)

碳中和_投资机会,碳中和赚钱机会?

2、由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颁发证书。(线上)

3、由江苏碳慧低碳研究院颁发证书,与前两者不同可提供线下课程教学,对于碳中和领域还不聊了解的小白朋友们,可能线下课程会更合适些。(线下)

当然所有的课程培训都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选择最合适自己对自己最有利的。毕竟考证不是目的而是敲门砖,真正进入这行工作进行获利有所成长才是重要的。

说了这么多,即使看完了这篇文章你可能也很难去审视现在从事的行业和自身,去思考“面对碳中和我到底可以做什么。”

毋庸置疑是学习。只不过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了解行业政策,关注时事,参与行业内低碳改革创新,参与培训……这些都是学习当你有了知识积累你的思考才是有价值的。碳中和虽然“热”但也很“新”。所以在很多人还不了解的时候,多去学习就等于是抢占先机了。

本文编辑:南京碳汇科技新媒体小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net/8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