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罗凯燕
“我是一名聋人,患有腰间盘突出,因疫情原因房租支付遇到困难,请求安排临时住所。”3月17日,温先生在“深圳民政”微信公众号留言求助。值班编辑收到信息后,及时反馈到工作群,罗湖区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很快响应,上门了解该困难群众具体情况后,快速为温先生申请了临时救助。
“我是一名工地杂工,因疫情原因工地停工,现在没有收入,家中已经弹尽粮绝。”3月15日,沙井的苏先生在“深圳民政”公众号下求助。值班编辑收到留言后快速处理,民政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反馈至苏先生所在的社区。当天下午,沙井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后,给苏先生送去了米面饺子等生活物资,并叮嘱他如果还有困难可直接向街道办事处求助。
困难群众在深圳民政微信公众号留言后,很快收到应急生活物资。
这样“民有所呼,立即响应”的帮扶故事,在深圳民政的官方微信、微博等互动求助平台时常发生。在这里,疫情期间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众有任何紧急求助诉求,都可以直接留言,深圳民政将在30分钟内响应,24小时内纾困解难。
互动平台后方有强大信息处置群和服务保障队
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响应,为何可以如此高效?据悉,为更好、更及时地解决当前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诉求,深圳市民政局专门建立了一个“疫情期间群众紧急求助信息处理工作群”。该群由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熊瑛担任“群主”,市民政局局领导、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负责人、各区民政局局长均是“群友”。
平台小编紧盯微信公众号、微博及其他方式求助的信息,及时收集反馈到这个工作群,各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各区局根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要求,确保30分钟内回应求助信息,1天内完成求助信息处置,快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疫情期间还可申请这些临时救助
熊瑛强调,疫情期间,深圳民政各系统要时刻关注群众安危冷暖,高度重视群众诉求,切实解决群众困难。据悉,除全方位、全天候畅通微信、微博、热线、网站等渠道听取、解决群众诉求外,疫情期间,深圳民政还推出暖心临时救助举措,帮助市民解决因疫情导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基本生活困难。
什么人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可以申请哪些类型的临时救助?如何申请临?下方深圳民政服务指南详解:
制图:深圳民政
审读:喻方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net/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