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一大批大学生走上社会,开启人生新的阶段。但不出几年,这些当初看似站在相同起点的同学们,个人发展就明显拉开了距离。
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是“智慧”将他们进行了分层。毕业生们当初在学校拼的是知识和成绩,可一旦走上社会,拼的则是个人能力和生存智慧了。

吴军博士在《元智慧》一书中将知识比作到“术”,把智慧比作“道”,道可以驾驭术。但很多人却只重视知识忽略智慧,学富五车却不善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没有判断力,结果过得很辛苦。
有“术”无“道”的人难道就没救了吗?当然不是,在本书中,作者就以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年轻人分享了不少方法,帮助我们重建认知,做一个有思想有行动有智慧的人。
1、从知识到智慧,有一道桥梁叫“思考”
知识可以通过书本、学校教育获取,可智慧却需要靠“悟”获得,每个人的悟性高低不同,对同一知识的接受、消化、融会贯通程度就不一样。这个悟性,其实就是深度思考能力,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智慧的高低。
这就好比是同样坐在苹果树下,苹果砸在牛顿脑门,他能发现万有引力,而砸在你我头上,可能最多骂骂咧咧几句,这就是思考能力的差别造成的智慧分层。
新东方董宇辉的爆火,他深厚的知识储备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将获得的知识通过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东西,所以才能做到信手拈来。知识需要通过思考进行融会贯通,才能具有生产力。
在分析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时,著名投资人库班就将“懒得去思考”放在首位,他认为,能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很多人都没有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即便遇到基础问题,都要向外界求助,这样的人是永远成功不了的。

2、人人都该掌握最基本的智慧——“元智慧”
吴军博士曾说,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单纯的知识价值会产生贬值,尤其在职场,你能够走多远,主要看你的智慧,而最基本的知识,则被称为“元智慧”。
其实不难发现,那些比周围人过得好的人,大多数都是在人生各个转折期做得比较好。比如毕业后,有的人能快速将自己安顿好,而有的人却迟迟安顿不下来;有的人找工作看重平台发展,有的人随便找个工作糊口,人与人的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本书就重点论述了,一个人想要过好这一生、实现职业理想和个人价值所需的各种基本智慧,身份转变、思维升级、格局提升、时间规划等,而这些“元智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需要以提升认知为前提。
有句话这几年很流行,“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因为,认知才是决定我们能力和思维的关键因素。智慧的人,首先是一个自知的人,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才能找出有效的途径去达成。

3、如何获得“元智慧”?
首先要转变身份和思维模式,也就是本书中所说到的,要以成熟的成年人姿态面对社会。
成年人的姿态是什么呢?不是年满18就可以,而是指心理成熟,比如独立有担当、对未来规划、有目标且聚焦当下、踏实做事、严于律己,宽对他人。
吴军博士给毕业生的建议则是,尽快安顿下来,切断与过去的“脐带”,聚焦重点,做好随时迎接考验的准备,合理安排业余时间,主动提升自我,不断放大格局,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其次,突破现有的圈子,接触更多有经验有阅历的人。
人一旦长期处于某个圈子,思维习惯就开始变得僵化,如果不主动破圈,就永远看不见外面世界的精彩。 谚语“夏虫不可语冰”说的就是人与人的个体差异,如果你接触的都是和你一样的人,那么你的见识永远都会停留在这个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舒适区”。
《人之觉醒》一书作者周岭认为,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边缘区”,而最佳的学习区域则是在舒适边缘区和拉伸区内,而陌生的、优秀的圈子,比我们厉害的人都属于这个范畴。
其实无论是“向上社交”,还是“舒适边缘区”,讲的其实都是要我勇于接触外界,拓展自己的边界,跟比我们更有经验的人学习。

还有一点很重要,主动进行自我系统提升
人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只要方法科学,就可以进行改进,有合适的目标、有适时的反馈、有方法和工具,就可以改变我们的习惯,并且获得进步。
小河可以汇成大海,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就要从当下开始积累,通过系统地学习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最初级的方法则是多读书,读不同的书,并且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对待不同的观点,广泛听取他人的观点,然后融会贯通,变成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工具,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实践运用。
高阶的方法则是学习如何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同一问题,如何用已有的知识体系洞察事物的本质,如何找到通向目标的最优路径。
当一个人对自己有了清晰的全局认知,并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刻意改变,那么他已经比大多数人厉害了。

在《元智慧》一书的封面有这么一句话:人生没有捷径,但有方法。
方法可以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但更高效的方法则是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吴军博士曾在腾讯任职,也是硅谷著名投资人,他的智慧和成就我们大多数人无法企及,但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人生启示和避坑指南,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学习。
如果你也想要寻求自我发展,建议结合吴军博士的另一本《软能力》,一起翻看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net/5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