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粉王国”之争上,湖南好像要跃跃欲试,他们的长沙米粉、常德米粉、攸县米粉、衡阳鱼粉、湘潭米粉、永州卤粉可不遑多让;江西则是谁都不服,一句“江西谁将米作缆,捲送银丝光可鉴”,就舍我其谁;而广西呢,用数据说话——能叫上名字的米粉不低于100种,什么概念?你一天三餐都吃粉,而且每餐不重样,吃一个月都吃不完。大街上只要有吃的地方,粉店必须是标配。

柳州螺丝粉更是红遍网络,早已形成了很成熟的产业链,螺蛳粉小镇的到处是加工厂,而且那里的小江里真的有很多螺蛳。



广西的米粉形态各异,比如桂林米粉螺蛳粉的粗圆条、老友粉猪脚粉的方条、卷筒粉的大肠状、粉利的柱子状、炒粉虫槐花粉的虫子、石磨粉的麻花辫……形形色色,林林总总,酸辣甜鲜香,来了广西,总有一款米粉能满意你!

广西的米粉配菜也是丰富多彩,水里游的,土里长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一应俱全。几乎每一种粉都有它独特的配菜——螺蛳粉配螺丝、老友粉配豆豉、桂林米粉配脆皮肉、猪脚粉配猪脚、生榨粉配紫苏、海鲜粉配海鲜、烧鸭粉配烧鸭、马肉粉配马肉、牛腩粉配牛腩、鸡肉粉配鸡肉、羊肉粉配羊肉等等等等……
以下是我与米粉的几个故事。
1、柳州螺蛳粉
螺蛳粉当然是粉中最有名的,红到各色网络红人争相带货。

我第一次吃螺蛳粉是大学时候,那会是穷学生啊,只能到学校食堂里面买一两块一碗的那种,难吃到什么程度?就是往后几年时间,我一听到螺蛳粉都有点反胃。毕业工作后去柳州出差,我们几个人就到住的附近小巷子吃螺蛳粉,确实被惊艳到了。后来一直都偶尔吃螺蛳粉,每当我去柳州出差,都带一箱回来。

螺蛳粉有独特的汤料,由螺蛳、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种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正是由于这汤料具有辣、爽、鲜、酸、烫、麻的独特风味,螺蛳粉在全国,乃至世界,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螺蛳粉去年产值500亿,卖了数十亿份,加起来绕地球几大圈。
2、桂林米粉
第一次吃桂林米粉是高中的时候,那会我们几个人租房在学校大门对面,楼下就是一对桂林夫妻开的桂林米粉店,3块钱一碗。我们喜欢中午去点一份,然后一群人在那里看NBA比赛。

我喜欢吃干捞的,喜欢它的脆皮、它的软化爽口,拌点卤汁,确实很带劲。

桂林米粉除了Q弹的粉条外,卤水最重要。卤水的制作非常讲究,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现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南宁老友粉
第一次吃老友粉也是高中的时候,也在学校门口对面。3块5一碗,每次吃都要把汤汁喝完,那酸爽啊,就是不一样。后来在南宁七星路、古城路都经常吃。

老友粉的做法是热锅炒香的蒜蓉、豆豉、酸笋、酸辣椒、碎牛肉、醋、骨头汤等配料与切粉烹煮,口味独特,酸辣鲜香俱全。现已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宁人称男性朋友为友仔,女性朋友为友女,这大概可以体现出老友粉为何在南宁如此受欢迎了。
4、钦州猪脚粉
已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吃猪脚粉了,反正每次嘴馋的就是肥而不腻的猪脚,以及那汤汁淋上粉后,一嗦的那种爽口。
钦州一点五马路、二马路都经常半夜去点夜宵餐,或者早上去点一份晨阳店的早餐,相当怀念。

其做法是采用精心挑选的猪前蹄,配以草果、茴香、陈皮、桂皮、丁香、胡椒、香叶、甘草、沙姜、八角几十种名贵中药材熬制。熬熟的猪脚必须是肥而不腻,脆而不硬才算成功,汤料经过了调配,既保持原味又鲜美。

吃猪脚,要的就是一口下去,满满都是胶原蛋白的感觉。
5、蒲庙生榨粉
第一次吃生榨粉是在武鸣,汽车站旁边的店,吃了好几次。后来去蒲庙的时候,在糖厂宿舍旁边的店里也吃了一碗。都很满意。

生榨米粉在南宁武鸣区、邕宁区都比较受欢迎,其中以蒲庙镇、那楼镇的最出名。生榨米粉的特点是以软、滑、香、微酸而闻名。它的四大绝,一绝是米粉现榨、二绝是高汤、三绝是肉末、四绝是紫苏。

生榨粉是壮族人的特色美食,很多节日里他们都做来吃,诸如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等,纯手工制作,没有添加剂。

6、北海海鲜粉
海鲜粉是广西沿海城市——北海和防城港的特色美食。
吃海鲜粉似乎有点豪,因为里面鱼虾蟹螺甚至鲍鱼都有。我喜欢那种店,给你一个小碗,菜随便点,只要小碗能装,都可以加。其实也不是很贵,十几块就能吃到很多种海鲜了。

海鲜粉不需要多余的调料,因为食材本身就非常有料,海鲜的本来味道,就能激发出极致的鲜美。

如果你不能去大海,那就点一碗海鲜粉吧,碗里就是汪洋大海。
广西的米粉故事永远也讲不完,它历史悠久,精彩纷呈,不断发展。而下一个故事只等你来讲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net/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