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合作做电焊加工(寻找加工生产项目合作电焊类)

14岁时,他怀着创业梦想走出大山闯荡;当他在淘金成功时,就想到了回乡创业;当他跌倒在田园里时,依然期待东山再起。最终,凭着思考和努力,梦想成真。如今,当把黄牛养殖做得风生水起,他又想到了带动左右邻舍共奔小康。那就是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长梁镇独树子村青年、共产党员王勇。

长期合作做电焊加工(寻找加工生产项目合作电焊类)

王勇在给牛添加草料

6年前,他从深圳回到独树子,利用家乡的绿水青山,用传统养殖方式,办起了黄牛养殖场。如今,黄牛存栏140头,固定资产达到380多万元。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80多万元,并带动15户村民成走上养牛之路。

就是这样一位有着返乡创业梦想的青年人,却在他的创业路上,经历了太多的跌宕起伏。

1993年,14岁的王勇初中毕业后,就怀揣梦想,走出大山去闯荡。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他当上了采煤工人。在那里,他除采煤外,还做起了兼职,摆起了地摊,也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

“我一直骨子里就不想光给别人打工,就是想怎么样打拼,挣到第一桶金后,自己创业、干点事情!”

王勇从小事做起,随着自身难积累的增加,他开始联合朋友,在石家庄市开起了规模较大的歌舞厅。那时,因为年轻,在由于管理等多方面原因,他第一次铩羽而归。

亏空了本钱,不甘心的王勇又到上海打工,做起电焊工。没有想到,小小的包工头没有钱给工人发工资。王勇又计上心来,他找亲戚朋友借钱,与包工头合伙做电焊小工程。这样既保证了工人们的工资及时发放,又能自己赚钱。6年下来,王勇感觉自己又有创业的本钱了,他想到的还是回乡创业。

“我的恋乡情节重,再说是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个地方生存,这个地方资源也好,自己做点事情带动一下父老乡亲。”

魔芋是家乡的传统产业,当时魔芋初加工产品走俏。王勇觉得是个赚钱的项目。2009年,他再次把打工赚回来的钱,用在发展魔芋生产、加工和销售上。真没想到的是,充满魔力的魔芋,本可以赚钱,却与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由于技术、规模等各种复杂的因素,他再一次血本无归,除了花光了原来的积蓄外,还倒欠了10万元债务。

“那真的是(心情)跌到谷底了!”说起自己第一次返乡创业失败经历,王勇感到了那时极端地无助。

2012年春天,在经历创业失败和家庭破裂的双重打击后,王勇变卖了家里所值钱的东西,申请退掉了家里6口人所买的保险费,凑了点盘缠,打点行装,带着几位乡亲,到内蒙古去开采铁矿和煤矿。

苦情人,天不负。王勇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又起死回生了。再后来,他又只身到深圳打工淘金,并在那里认识成都姑娘魏艳,从此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2016年7月26日,王勇的家乡遭受特大暴雨的袭击,消息传到他耳朵里,他按捺不住内心的不安,只身回乡,参与救灾。这一回来,就再也不想有出去打工了他铁下心来,在家乡二次创业。

他看中了家乡的传统养殖业,决定利用家乡丰富的水草资源,运用传统的放养方式,养殖本地黄牛,为消费者提供商品质优良的食材,他感觉一定大有可为。

长期合作做电焊加工(寻找加工生产项目合作电焊类)

王勇向外地客商介绍本地资源

说干就干,事无巨细,为了做好这一项事业,他带着一家人没日没夜地拼命干起来。

王勇的妻子魏艳感慨很深:“我们开始种玉米的时候,他砍玉米杆回来喂牛,按照我们以前在深圳上班时对他的认知,那么热的天,他不可能到田里去砍玉米杆儿,然后拖回来喂牛,我感觉他还是蛮吃得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5年的打拼和摸索,王勇的养殖业走向了兴旺。自养殖场建成后,共卖出黄牛280多头,实现现金收入400多万,现在黄牛的存拦数还有140多头。目前,其牛肉产品因为质量优良,供不应求,为此,他信心十足。他表示一定要把牛场做大做强,把品质做好,把销售渠道做好,还要引进外边好的资源,共同做好这个产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net/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