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老大是老二,说的是斗争中对方集团的老大还是老二。
吹捧对方的老大还是老二,这是一个非常有技巧性的问题,尤其是在双方的斗争过程当中。
其实这里要讲的主要是前面一篇矛盾分析方法当中有提到过一些概念,但是很多的朋友表示一些内容太一笔带过了,需要详细的展开来讲一讲,那么接下来的一些文章会抽空跟大家把那篇文章当中很多的东西搂碎开来细细的讲给大家,首先要讲的是前文中提到的“撤牢进草”。
话说楚汉相争之时,有一年(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危急之下,刘邦想向项羽请和,开出了条件:咱们不打了吧,我只要荥阳以西的地方,以东的全归你。
但是项羽军的中二号人物,也是项羽的“亚父”范增不同意,劝说项羽快点把荥阳打下来,了结掉刘邦。把个刘邦愁得团团转。
这时,陈平给刘邦支了个阴招。
项羽派了个使者到刘邦那边,陈平先用非常隆重的礼节招待这个使者,准备了丰盛的食物(陈平使为太牢具)前去招待。等见到使者的时候,又假装大吃一惊地说道“我还以为来的是亚父的使者呢,原来只不过是项羽的使者啊。”。
于是马上招待的规格降低,精美食物也撤走,反而端上来精劣的饭菜。(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使者回去将情况和项羽一禀报,项羽对范增立马产生了怀疑,觉得他和刘邦在私底下勾勾搭搭。这么一来,对范增反主张的不许讲和,急攻荥阳的建议产生的怀疑,不肯听从。
而范增也是个爆脾气,察觉到被人怀疑后立马爆走,两人一拍两散,可怜范增在归乡途中“疽发背而死。”。
夏,四月,楚围汉王于荥阳,急;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项羽使使至汉,陈平使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资治通鉴 汉纪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
少了这么一个强力的倒刘派,让刘邦在和项羽的对抗过程当中少了很多的阻力,终于将局势慢慢扭转过来。
那这整体的思路就是想方设法去吹捧对方集团中的二把手或者三把手,从而挑起对方一二把手之间的矛盾。
就是在《西游记》当中也有类似的桥段,那就是天庭系统对于西天系统所采用,将南海观音和西方佛老并列为五方五老之一,用心也是如此。
对于敌对集团的内部人员分别对待,刻意吹捧一部分人,而冷落另外一部分人,尤其是冷落的一部分,是对方集团当中最主要的人物,如果再加上对方性格偏激就会造成对方整个集团内部出现一些裂缝,从而为你自己击败对手,找到相应的机会。
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通过制造出差异,然后在对方系统内部创造出一些矛盾,通过这些矛盾的运用,从而使局势朝着有利于自己方向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撒牢进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net/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