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喜马拉雅上听到了一个所谓科普文章,该文章的诵读者说是方舟子撰写的,文章的标题是反复烧开的水究竟能不能喝?发文的时间是2019年4月,离今天已经整整有3年了,从播放的数量来看,已经有4.2万人听到这篇文章。从他发布的几百个音频和写的留言来看,这个诵读者应该是方舟子的忠实粉丝吧,他宣传这些文章,好像就是在揭露我们生活中违背科学的假象,就连他的喜马拉雅账号封面都是科学真相四个大字,发的每篇文章是质疑中国方方面面的声音。

方舟子撰文说,反复烧开的水能喝,而且没有违背科学,以前国人说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都不科学。从三个方面因素批驳了不科学的道理。
但在他文章的观点中,让我看到他的文章里夹带了一些私货及其危害。
第一个私货是他说亚硝酸盐不是致癌物,它只有和氨基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硝酸铵,亚硝酸胺才是致癌物质,微量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是无害的。
但我在头条百科知识上看到的陈述文字写到,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亚硝酸盐同时还是一种致癌物质,进去人体后,和胃里的胃酸液体成分混合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酸铵剧毒,这个物质是致癌的物质。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老百姓谁能知道啥是微量?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眼里,0.2~0.5克是不是因分量太小太轻而觉得是微量呢?能分辨出啥是微量啥是超重量吗?所以说,如果不知道亚硝酸盐是啥可怕的物质,普通人是根本分辨不出科学上的微重量的,更不知道这种物质能让我们中毒甚至死亡的危害!
亚硝酸盐不仅是毒性物质,还是致癌物质,这不仅在头条百科里有论证,在小荷健康平台实名认证的西医那里也得到了认证。他们认为亚硝酸盐就是毒性物质。亚硝酸盐进去人体后必然会形成亚硝酸胺,也就是说,一般意义上来讲,对人体而言,亚硝酸盐就是等同于亚硝酸胺,这两种物质可以被我们的人体看作是同一种物质,因为亚硝酸盐一旦进去胃里必然会产生亚硝酸胺这种对我们人体有毒的物质,对我们的人体构成威胁,能让我们人体致癌。
因此说,方舟子认为亚硝酸盐不是致癌物质,是不对的。日常生活中,不要接触亚硝酸盐这个物质。

第二个私货是在他写的文章中还否定中国编著的教科书,让人们不要轻信教科书内容。他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即使是中学教材中言之凿凿的生活常识我们也不应该轻信。

试问,要对教科书中的生活常识,我们不应该轻信,那是不是说,我们都不要选择相信教科书中的内容呢?毕竟,每个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数都没有生活常识的判断力和科学分析能力。教科书说啥,我们基本上就信啥!推而广之,是不是所有的教科书内容,我们都选择不信呢?比方说历史教科书内容,在这方面,社会上网络上有许多人选择了不信,经常能看到他们毫无根据地否定民族历史的不当言论。
但我知道,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对日本近代和二战时期日本发动殖民侵略战争内容的模糊记录,对日军屠杀中国人民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累累反人类罪行的辩解和粉饰、否定,倒是实实在在言之凿凿的谎言,日本的在校学生和民众最好选择不信他们的历史教科书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通过以上对方舟子所谓科普文夹带私货及其危害的分析,方舟子通过论述反复烧开的热水能不能喝的话题,倒是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也搜索了中国专业医生们的论断和建议,大多数医生认为,反复烧开的水可以喝,但最好在夏天能当天及时喝完,因为在热天时,微生物会繁殖旺盛,怕污染了水,对人体有害。


不过,有的人还真的相信了方舟子的一些观点,认为亚硝酸盐并不致癌,亚硝酸胺才致癌,还有人看了他写的文章接受了他的观点,误导成分是不是更多一些呢?在这样的说教中,夹带的私货是不是也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了信任他的受众呢。




还是那句话,最好能喝烧开后的温开水,别喝凉水,毕竟凉水里有啥,肉眼是看不见的,谁也不知道哪口凉水能喝坏了肚子。
如果按照方舟子的话来说,不要轻易相信教科书上的论断,同理,那方舟子的科普文章内容,大家是不是也该不能轻信呢?是不是还得从多方角度来找找其中的论断和答案是否符合科学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net/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