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朵财经原创
在中国没有第二家大公司像京东这样,每次内部整风都能整上热搜。放到别的互联网大厂身上,想有这么大动静,要么总裁出轨,要么裁员小半,再不行就是被美帝国主义打压了。
但是到京东这里,只要东哥开会露个脸,哪怕是视频里露,再对高管团队进行一番深入灵魂的教育,保准就能喜提热搜。
会后再发一发公开信,还能被满世界打工人视为偶像——扣高管10%还是20%薪水那都是不打紧的小事,只要基层的兄弟心向强东、老百姓赞许强东,强东就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

笔者个人很喜欢强东,一是因为白手起家的大人物能不忘本很难得,没有把自己放在权贵阶级的立场上;二是刘强东敢于舍易而就难,多年不盈利也要自建物流,硬是把互联网企业干成了实体,这很了不起。
不忘本,又有战略性眼光,此乃大节,也有公论。但既然有公论,本文就谈一谈小节,权作各位读者谈笑。
强东的管理特点很明显:对基层和百姓好,对官员不好,对组织有绝对控制权,有极高个人威信,热爱整风,一呼万应。
和刘强东一样符合这些特征的人,历史上有两个,两个都是太祖。第一个叫朱元璋。
但和朱元璋不一样的是,作为国内罕见的水瓶座厂长,东哥多次表露出采菊东篱下的倾向。
这种情感在东哥心中迸发的时候,想必是难以自抑的,否则难以解释明明握有京东的绝对控制权,东哥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下野。
东哥的下野,和蒋光头的被迫下野可不一样,东哥每次都是自主下野。
但下得不彻底,东哥就像一个眼观三路的露娜,一边盘着蓝buff,一边用旁光瞅着中路战况,随时有踏月而来收一波兵的冲动。
笔者注意到,有一些朋友说,刘强东近日来的言论和举措,说明他又一次回到了京东的前台。
这话我就不爱听,东哥那姿色,哪里能当前台。
东哥就算真的再次站到台前,时间也不会很久,运筹帷幄的快感,和事必躬亲是一个天一个地,东哥只是站出来梳拢一下,打扫打扫卧榻之侧,不要有硌脚的沙砾。

嘉靖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权柄照样握得牢,满朝文武向内阁汇报工作,但心里都清楚大明朝姓朱。
所以大BOSS未必要主持日常工作,主持日常工作的,一般都是二把手,或名义上的一把手,高级打工仔而已。
所以你如果看了东哥整风的新闻,看他把高管团队骂成一窝鹌鹑,就觉得他要亲自出手管事儿了,那多半是错觉。东哥也许对管理团队有些微的调整,但应该不会自己当呕血三升的诸葛孔明。
也有人说,这次东哥发飙,是因为双十一战绩未达预期。
确实,京东原定的 GMV目标是同比增长 20%,但实际距离较远。
然而今年双十一是个什么态势大家都清楚,猫和拼发的通稿也小心翼翼不再提GMV,大家都不咋地,狗未必是最弱的。
互联网圈尽人皆知的事实,东哥能不知道?所以,就算是因为双十一,也只是由头而已。
不信,来看看强东被广为转载的谈话内容,他说,高管们谈花里胡哨的故事太多,但谈成本、效率、体验太少,如果对如此核心的战略都把握不够,那将很难带领团队长远走下去。
形而上的东西,可以成为罪名,但在其他人看来难免有些不够硬实。
2019年东哥那次著名的发飙,就“实在”得多。他当时重点批评了京东内部“人浮于事、拉帮结派”。
然后京东就宣布了在年底前末位淘汰 10% 副总裁级别以上高管,开始推动 “核心高管轮岗” 计划,并由时任零售集团的 CEO 徐雷掌管具体业务。
为什么彼时的京东可以大动人事层的干戈?
因为“人浮于事,拉帮结派”几乎就是实指了,是指着鼻子骂,是态度、忠诚甚至品德问题。

比起这一次东哥发飙的“谈成本、效率、体验太少。”你再品品?听起来很可怕,实际上最多是能力问题,最多上升到作风,而且是集体背锅,恐怕人均一个轻度检讨就够了。
有了这一出,再把高管层集体降薪,就师出有名啦,谁敢说一个不字,那就是对掌舵人指出的方向有异议,是对公司和个人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这其实已经是刘强东第三次短暂下野后重新掌权了,2013年,刘强东离开京东去美国留学,首次尝试放权,但在2016年携泽天强势回归,并批评公司组织效率和战斗力都在下降。
京东的放权和收权,都是假象,京东一直都是集权。
须知日常的小权无所谓,抓住财权和人事任免权就好。嘉靖皇帝几十年也不批红,最多也就是每年秋决提笔打个叉。不是杀人的大事,哪里用得着他老人家劳形于案牍?
东哥的投票权从未低于75%,说给兄弟上五险一金就上五险一金,说降薪就降薪,想必要让哪个高管回家养老也不是多难,所以说,只要抓住财权和人事任免权,周游列国、明校饮酒,丝毫不影响东哥对京东的绝对控制权,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net/15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