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策划书,医疗服务商业计划书?

喜欢作者建议点赞,收藏,评论,大家喜欢看什么内容可以给我留言,持续更新给大家。

一、互联网医疗的客户定义

说到互联网医疗的用户,首先想到的是C端患者和医生,其次是B端医院。然而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互联网医疗进入下半场,行业垂直细分,对客户的定义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如下:

互联网医疗策划书,医疗服务商业计划书?

关于医疗的行业背景这里就不展开,借用一个鄙视链模型来说明他们之间的商业角色有什么不同:

互联网医疗策划书,医疗服务商业计划书?

有了此图,我们再讨论产品是2C、2B、2H,还是2G,才能准确的找到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商业策略。比如目前市场主流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模式分析如下:

互联网医疗策划书,医疗服务商业计划书?

以上互联网医疗模式一直叫好不叫座,商业落地举步维艰,原因是什么?用白话来说是“医疗水太深”,旧的官方说法是“既得利益群体太多”,新的官方说法是“医疗改革是体制性问题、系统性工程”。

我们用“鄙视链”模型来分析C2C平台的参与主体医生和患者,就能明白什么是“体制性问题”,为什么互联网目前还做不到“颠覆医疗”。

二、平台类产品的商业模式

最近互联网医院的热潮再起,17家互联网医院扎堆银川,已成为互联网医疗的里程碑事件。

互联网医疗策划书,医疗服务商业计划书?

银川互联网医院取得如此成绩,突破点在于2G的合作取得了巨大进展。银川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包括:

首次将常规的互联网医院设置、执业两道许可,改为了一道备案制的省会城市;进一步扩大了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范围;简化了网上医师跨省多点执业的申报和办理;确保电子处方的合法地位;给予互联网医院医保定点;线上诊疗费用纳入医保等,给予互联网医院与实体医院同等的政策待遇。

三、平台类产品的发展趋势

  • 云医院平台2H

该模式的客户定位于个体医院,只做信息化平台服务,通过这种“传统” 的技术升级、优化流程的方式,逐步接入医疗资源,累积H端客户。

  • 医联体远程医疗2H(G)

该模式的客户定位于医联体卫计委),针对医联体这个国家战略目标,帮助医院完成“互联网+”。

  • 互联网医联体2H(B)

该模式定位于整合现有的互联网医疗平台(B)、医联体(nH)的资源,来达到更大规模的平台效应,便于下一步获取个体医院客户(H),最终形成行业联盟,推动政府(G)给与更多的政策支持。

编辑于 2017-06-19 20:48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net/14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