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这种QQ群吗?
“北京约,房子已经租好,联系我。”“天津有没有一起的?”“烧烤,有人走吗?”
你以为这是一个生活群,实际上,他们每天都在激烈地讨论——如何去死。
跳楼叫“蹦极”,烧炭叫“烧烤”,跳崖叫“荡秋千”,跳河叫“潜水”。
一旦约好了同伴,他们就会付出实践,头像从此变成灰色。

如此诡异的聊天,让人不禁想问,这群年轻人到底怎么了?
谁来救救他们?
儿子突然自尽,父亲潜入“约死群”
2018年5月26日,三名年轻人在武汉的出租屋内烧炭自杀,并留下一封遗书:“我们是自愿的,不关任何人的事。”
现场的门窗全部封得死死的,可见他们赴死的决心。
3名死者都是20多岁,最小的名叫胡小天,只有22岁。
父亲胡明到现场时,双腿软得几乎动弹不得,46岁的男人在此刻老泪纵横。

他不明白,前几天还活蹦乱跳的儿子,为什么会突然选择轻生?和他一起赴死的另外两个年轻人又是谁?
有太多的疑问和不解,悲痛中,胡明登录了儿子的社交账号,结果窥探到一个惊天的秘密。
QQ上,一个名为“忘川河”的群聊在不断闪烁,消息很多。
胡明点进去一看,被里面的内容惊呆了!
群里,所有人都在说“想死”或者“有没有一起死的”,甚至还有人发一些自杀的视频。

胡明把聊天记录翻来覆去地看,然后惊恐地发现:
这个近500人的聊天群,成员来自天南地北,基本都是90后年轻人,所有人的聊天只有一个目的:“结伴寻死”。
原来,儿子加入了“约死群”。
胡明又震惊又愤怒,想到儿子的死与这群人脱不了干系,他忍不住在群里臭骂一通:“你们这群畜生!就知道怂恿别人去死,这么喜欢祸害别人?”
此话一出,群内的消息稍微停滞片刻,一个群友私聊胡明,发出了他与胡小天的聊天记录。
聊天记录中,胡小天似乎经验老道,不仅分享了烧炭的方法、步骤,而且还鼓励别人去死。

原来,儿子才是自始至终鼓吹死亡的人。
这无疑给了胡明一记响亮的耳光,在他的印象中,儿子虽然内向话少,但家里生活条件还可以,儿子平时也有说有笑的,怎么会这样呢?
胡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怪自己对儿子关心太少,以至于完全没有发现儿子的厌世情绪。
然后,他就被群主踢了。
经过一晚上痛定思痛,胡明决定,既然无法挽回儿子的生命,那就劝劝群里的孩子。
他申请了一个新账号,再次入群,成为卧底。

劝人惜命,却被踢出群
潜伏在群里的这些日子,胡明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异世界。
这里没有光明和温暖,只有深深的绝望。
为了解这些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故意发起了一个红包话题:“你们的父母怎么样?”
这个问题一下就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有个孩子说:“他们一直逼我学习,考了班里第一,就要考年级第一,考了年级第一,还要我考全校第一,全校第一还不够,还要再跟别的学校比,我太累了。”
也有懂事的孩子说:“他们已经很努力了。”
看着这些话,胡明陷入沉思,如果是儿子看到这个问题,会说些什么呢?
和他们对话时,胡明觉得自己仿佛在和逝去的儿子说话,既痛苦,又温暖。
就在这时,群里有人说决定明天就死。
胡明赶紧打字劝他:“为什么要死?生命多宝贵啊,你都有死的勇气,还怕什么呢?”

在群内几百人看来,这样的话就是唱反调。
不出所料,胡明再次被踢出群。
他只能又换一个账号,搜索时,他发现其实这样的“约死群”还有很多,而且门槛非常低,只要申请就能加入。
群内的人不断鼓吹“自杀”,由于人的从众心理,本来没那么想死的年轻人,也会因为别人的感染,而去做这件事。
看着这些寻死觅活的孩子,胡明心急如焚,为了不被踢出群,他只能一个个地添加好友,然后私聊。
经过长期的聊天,胡明发现,70%的孩子都患有抑郁症,而这背后大多都是因为经济问题。
有的借了网贷还不上,有的是被传销骗了钱,还有的是因为网络赌博欠下债。
为了让他们活下去,胡明想尽办法。
如果对方想聊天,他会一直耐心地陪聊,甚至可以不睡觉,陪聊到凌晨或通宵。
聊天时,他想方设法套出对方的手机号码,一旦察觉到对方有马上去死的意图,便立马报警。
几个月内,胡明一共加了55个网友,通过劝说和配合警方行动,拯救了20多条人命。
当然,不是所有孩子都听劝,每当这种时候,胡明就会使出自己的杀手锏:发红包。

为了救人,他不断发红包
“大多数想自杀的孩子,只要给他们一点关注,他们就会感到温暖,其实生死就在一线间。”
在聊天时,为了让对方开心一点,胡明经常会发小红包。
有一个网名叫“前度”的孩子,因为网络赌博欠了2万块钱,客服每天打几十个电话来催债,又是威胁又是恐吓,彻底压垮了他。
胡明一边安慰他,一边劝他:“你不要担心,去找个工作,工作是生命之本,每个月你赚几千块钱,只要你往里面存钱,要不了几个月,客服就不会给你打电话。”
隔天,对方就发来一条消息:“我要去打印简历了,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大叔你能不能借我20块?”
胡明二话不说,转了100块过去,顺便叮嘱道:“好好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不久后,“前度”找到了一份工厂的工作,并且退出了群。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久而久之,很多人都知道胡明发红包的事,甚至主动找上门来。
面对一些小额的需求,胡明通常会伸出援手。
其实他也想过,这里面会不会有人故意伸手要钱,但转念一想,比起救命,这点钱又算什么呢?骗钱就骗钱吧,能救到哪怕一个人,也算成功了。
就这样,短短一周之内,他就发出了差不多5000块钱的红包。
不过,红包并不能拯救那些“去意已决”的孩子。
胡明有一个网友叫“深海的鱼”,两人聊天没多久后,对方再也没上过线。
过了几天,胡明从群里得知:深海的鱼和另外三名青年一起,在海南的某家酒店烧炭自尽了。
眼睁睁看着这些少年放弃生命,胡明悲痛万分,仿佛看着自己的儿子又死了一遍。

与此同时,他也产生了自我怀疑:我怎么没劝住他们呢?
渐渐地,胡明身心俱疲,整个人萎靡不振,甚至无法专心工作。
妻子害怕他累垮了身体,悄悄卸载了他的聊天软件。
这时的胡明也终于意识到,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拯救所有想要自杀的少年。
四.尾声
最后,胡明和其余几名自杀者的家长联合起来,举报“约死群”。
在他们的共同呼吁下,相关部门已经通过技术手段,屏蔽与自杀相关的关键词,一旦发现群内有教唆自杀的行为,将对该群进行打压和封停。
时隔两个月,一系列“约死群”遭到封禁,而胡明也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其实,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得越多,生活压力就越大,挫折也就在所难免,但死亡只是逃避,当鼓起勇气时,你就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
要知道,最可贵的,永远是生命。
而做父母的,也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仅做到“监护”,更要做到“关注”,只有被爱包围的孩子,才会无惧外界的风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net/12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