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邹君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一心想着赚大钱。前些年,邹君经营着一家办公耗材的公司,有一双儿女,有贤惠的妻子,一家子过得不错。
生活不算大富大贵,却是小康家庭。
马总说:“他花钱比赚钱困难。”邹君的终极目标就是这个。
邹君小时候,家里常常穷得掀不开锅。他家有10口人,只有三亩薄田,日子过得极其辛苦。甚至有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常常找左邻右舍借米。
成人后的邹君,特别渴望金钱。
邹君想得到一样东西,就会千方百计向那个目标狂奔。
邹君的梦想很简单,他要让父母和妻儿过上好日子。尽管那时,他的日子也挺滋润。
但是人的欲望永远是无止境的。
邹君的应酬特别多,同时,也结交了不少狐朋狗友。
他称朋友为“铁哥们”。
2
邹君热情好客,常常请他的“铁哥们”回家吃饭。
邹君的铁哥们觉得他有些钱,所以三天两头就说:“哥,我看现在电影院老赚钱了,您要是有闲钱,我俩整一个去!咱家的电影院,想咋看就咋看,爽不爽!”
邹君趁着那点酒劲,唾液星子漫天飞:“好!哥们这点钱还是有的”!
他们可谓是雷厉风行,邹君掏钱,“铁哥们出力”,几个月后,邹君在一个新商场的四楼开了一家影院。

除了刚开业那个把月,还有一点客流。疫情来临以后,他们只能在空落落的影院里,扼腕长叹。
尽管生意这么难做,邹君也咬牙坚持了一年。可疫情终究是无情的,第二年,邹君看不到希望,才不得已关了影院。
邹君的钱,砸在水里,没有一丁点响声。
邹太太特别生气:“我都说了,不擅长的行业,你干个屁啊!钱到底是赚不完的,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懂吗?”
3
邹君本就心情不好,被太太数落了几句,心里老大不爽,他把门关的“哐当”一声响。
俩孩子吓得在一旁哭得稀里哗啦的。
那次,邹君经过多方打听,知道一所学校要扩建。他到处打点,动用了身边所有的资源。最后,校方说你的资质不够,这样吧,你找个有资质的一起合作,百分百给你啊!
建设项目确实不是邹君所擅长的领域,于是,他听从甲方的意见,找了一个有资质的友人,借用了友人的公司名称参与投标。
最后结果,如他所愿。
邹太太对此很不满:“你把家里的房子都拿去抵押了,万一钱回不来,我们可得喝西北方去!”
邹君气得炸毛,指着窗外怼他太太:“我要是破产,老子直接从30楼跳下去!不会连累你们......”
邹君好不容易拿了一个好项目,那是拼了全力卖力地干。但项目结束以后,甲方迟迟不给欠款,日复一日地拖着。
4
邹君没办法,只能在学校门口拉着横幅,当天学校的班级群里,家长们纷纷询问是怎么一回事。甲方毕竟是学校,也丢不起这个人。最后,甲方还是把全款结清了,但钱并没有落入邹君的手里。
邹君找甲方领导,甲方的话堵得他一句话堵得他死死的:“我们没错,我们只是按照签约合同,把款结清给了合同方。
邹君欲哭无泪。
但邹君的友人,从拿到钱那一刻起,就玩起了失踪。
邹君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他为了这个项目,在外面借了不少的高利贷。
眼下,银行和高利贷都等着他还利息。
为了讨债,邹君用遍了所有的办法。可他仍然求告无门,当初他和友人因为关系不错,并合作没有签署合同,没有合同就等于没有证据。
转账证明,只能证明邹君和友人有金钱来往。
邹太太陪同邹君去报警,警察说这只是民事纠纷,让邹君自行解决。
邹太太气得破口大骂:“所以,自己掌握不了的事情,你干嘛还要做,你瞧瞧,你干的什么事!”
5
邹君狂扇自己的耳光,直到脸肿成了胖子。
邹君的亲戚劝他:“邹君,做人适当要耍点狠,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手段。”
可邹君不是一个狠人,他表面咋咋呼呼的,实际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他狠不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太老实。
邹君负债累累,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认识邹君的人,都知道碰到他准没好事。借钱,谁不怕?有句话说得好,想绝交,你一定要找对方借钱。
落魄后的邹君,就像瘟疫一样。
很多时候,邹君还没开口借钱,别人先拿话堵他,教他如何对付卷钱逃跑的友人.....
邹君的”铁哥们”也不见了踪迹。
邹军悔不当初,他不该不听太太的劝告,从而让自己落得今天的下场。
屋漏偏逢连夜雨。

等待邹君的是太太的离婚协议,邹太太的意思很明确,你自己一个人背债就够了,万一把我也连累成了征信黑名单,我的工作会受影响。
6
邹君听完太太的话,内心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怎么都不是滋味。他试图抽一根烟让自己冷静下来,可他点了好几次火,也把烟点着。
太太又说,你要是舍不得孩子,就常回来看看。
邹君很想哭,可他是个男人,他清楚地知道,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死活拖着不离婚也不是办法,就连邹君的姐妹也跟他说,你老婆要离就离吧!你现在满屁股债,最终只会害了妻儿。
邹君和太太离婚了,走出民政局,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他突然想起太太那句话:“老公,我好喜欢跟你走在雪中,走着,走着,就到了白头。”

往事涌上心头,一桩桩一件件,到了如今的地步,怪谁?
邹君也曾想过一死了之,他的老父知道他要寻短见,老泪纵横:“你死了一了百了,你这是逼着我们跟你一起去死啊!”
7
邹君想死也死不成,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好在农民出身的他,还有几个干工地的亲戚。
邹君干工地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邹君已经进入了征信黑名单,只要出示身份证,他随时都会被债主找到。
在杂乱的工地宿舍里,邹君的床位永远都是那么整洁,他的铁架床挂上了门帘,与杂乱无章的宿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工友们说邹军穷讲究。
邹君叹了一口气说:“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别人的看法不重要。”
邹君的人生过去一半,他才明白,人这一辈子,无非是想多要点钱。要钱的目的,又无非是想要多一点选择权。
现在是没钱,但他还有还有别的选择权,犯不着为了钱,对将来不管不顾。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经过从前的那些糟事,邹君总算彻底大彻大悟。

劳动节那天,邹君打开久违的微信,发了最后一条动态:“等我熬过了这个坎,谁给我糖我也不要了。”
人生在世,做人,还是要实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meng.net/12172.html